杏林风范
杏林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杏林风范 > 正文
战疫故事40:王传新:给我们医护人员打满分
2020-03-28 16:26 刘婷婷  山大视点

编者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4批近300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投入抗疫前线。在前线的几十个日夜里,医疗队员们“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真心传递真情,以使命救治生命,用关爱诠释大爱。防护服是他们英雄的战甲,“口罩脸”是他们天使的容颜;“方言卡”见证他们与患者的信任,“谢谢你”传递患者对他们的真情。他们经历了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从紧急启用到病例清零的难忘时刻,他们在武汉重症病房以日夜坚守诠释无悔担当,他们用医者仁心守卫疫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期,山东大学新闻网专访了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并连线部分援湖北医疗队员,了解山大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的点滴故事,推出“致敬逆行者”系列人物专访,以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仁心大爱、奉献品德,号召全体师生医务员工向他们学习,凝聚起全校赢得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3月21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黄冈的7名队员凯旋。这让王传新自疫情爆发以来就始终紧绷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

王传新是医学检验方面的专家,更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院长。于他而言,新冠肺炎战疫中无形的硝烟,似乎比身边同事所感受的那般沉重,更甚一些。

疫情发生以来,第二医院先后向湖北派出了四批援鄂抗疫医疗队145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36人、护士109人,同时还有一名呼吸内科专家作为山东省卫健委派驻专家,任潍坊新冠肺炎救治中心专家组组长。医疗队的身后,是整个医院的支持。

王传新的战场,并不在湖北抗疫一线。虽然2月初他就做好了带队出征的准备,连行李都打好包了。最快3分钟出结果,王传新所在团队联合研制出新冠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这一消息刷爆了当时的朋友圈。在分秒必争的生死争夺战中,这一成果实现了对人员、场所限制的突破,让医护人员在与病毒的赛跑中快些、更快些!

截至3月22日16时,第二医院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国家医疗队累计救治患者93人,其中重症75人,危重症19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96次,治愈出院56人。王传新说:“如果要打分的话,我给他们打满分。等疫情结束他们凯旋的时候,再加分。”

王传新的战场,更在医院的整体运作上。3月5日,医院全面恢复医疗服务工作。新的挑战又开始了,王传新和同事一道,通盘布局、再度迎战。与此同时,他也期待着疫情过去后最想做的事情,“给我们白衣战士庆功……”


绝不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

记者:最近一直为大家所关注的,首先是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情况,请您介绍下目前几次派出人员的整体情况。

王传新:截至目前,我们先后向湖北派出了四批医疗队145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36人,护士109人。1月25日大年初一,派出医院第一批医疗队4人;1月28日,派出第二批医疗队3人,两批医疗队随山东省医疗队驰援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2月2日,派出第三批医疗队7人,随山东省第三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2月9日,按国家卫健委部署要求派出第四批由131人组成的整建制国家医疗队,“搬家式”驰援武汉,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重症病区。接管病区当晚即收治了29名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全员出动。截至3月22日16时,第二医院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国家医疗队累计救治患者93人,其中重症75人,危重症19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96次,治愈出院56人。

另外,2月15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徐少华作为山东省卫健委派驻专家,赴潍坊任新冠肺炎救治中心专家组组长,承担潍坊危重患者救治工作。



记者:在湖北抗击疫情的一线,每天都在发生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其中就有很多山大二院医护人员的身影。对您个人来说,有没有对他们中的谁或者哪件事印象很深?

王传新:出征的每一位医疗队员都有着让我动容的故事,中央、省市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我们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马承恩主任。他是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始人和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担任科主任17年。他曾担任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队长,在塞舌尔工作两年,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来鲁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创造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的纪录。曾经与同事成功用“人工肺”救治过一名爆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127个小时的奋战,患者康复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面对国家和人民需要,年近六旬、还有一年多就退休的他,最早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带着平日吃的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义无反顾踏上抗疫征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山大二院,不辱使命”,这是马承恩主任带领医疗队发出的铿锵誓言。

还有一个群体不得不提,那就是护理团队。目前全国支援武汉医护人员超过4万,其中护士占比近70%,她们精心照顾、精心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医生一道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派出的护理团队,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33岁。年龄最小的是96年出生的新生儿科护士常超,在接到医院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后主动报名。还有程燕护士长在第一班岗身体不适两度咽回呕吐物,那时候距离下班还有两三个小时,因为吐了就得出去、就得重新换防护服,她不想浪费宝贵的防护物资。护理队伍人数最多,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撑起了抗疫前线的“大半边天”。

记者:对于援湖北医护人员的工作,您打多少分?

王传新:如果要打分的话,我给他们打满分。等疫情结束他们凯旋的时候,再加分。

记者:在您眼里,这些医护人员是什么样的存在?

王传新:“最美逆行者”这个称谓很好,但不仅仅属于医护人员,还有媒体朋友、志愿者等很多奋不顾身抗疫的人们。在我眼里他们就是“山大二院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博施济众”的齐鲁医学精神,流淌着“尚义担当”的山大二院精神,他们始终奋力奔跑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各位白衣战士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无谓生死,不计报酬,赢得了患者的赞许,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赢得了属于每个人的荣誉。第四批医疗队领队魏峰涛和联络员董红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队员冯昌、谢坤所在的光谷院区插管小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医院援鄂医疗队荣获山东大学2019年度疫情防控工作“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医院146名驰援湖北和省内医院的医务人员家庭荣获“最美家庭”荣誉称号。郭新立书记、樊丽明校长等校领导也现场连线了“最美家庭”获奖代表,向她们致以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记者:对于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医院提供了怎样的后方保障?

王传新:后方保障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的“七条”“十条”“十二条”关心关爱措施,形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实施方案》,建立关心关爱小组,组建2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落实好后方保障工作。

一是落实医疗队员物资和生活保障。医务部、护理部、设备部、药学部、团委/社工部、工会等部门建立“物资需求沟通群”,时时掌握前线抗“疫”物资需求,医院全力提供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面屏等防护物资。关注饮食不习惯问题,让队员吃到家乡美食,比如网络热传的山东大馒头等。二是落实医疗队员家庭爱心照顾和帮扶。及时将社会捐赠的物资发放到队员家属手中,截至目前共派送了8批次蔬菜、牛奶等物资;为队员家属开通绿色通道,建立联络员制度,提供多种检查、治疗等绿色通道优先服务。对于不便于外出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门诊、取药送药及健康指导等服务。3月1日,一名队员父亲消化道大出血,医院紧急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前方后方密切配合紧急施救,成功使老人转危为安。三是落实福利保障政策待遇。按照政策要求,落实抗击新冠肺炎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有关待遇工作,为队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及伙食补助费,已经完成首批发放金额近160万元,后续将根据文件规定分批次分类发放到位。四是为前线队员及其家属提供疫情专属风险保障。五是倡导向医疗队员学习。医院发布《关于在全院开展向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学习的通知》,倡导全院上下充分学习和发扬援湖北队员先进事迹和精神。另外,还有职称评聘、子女上学等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医院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记者:对于医疗队队员,您最想说些什么?

王传新:我最想说,医院不会亏待大家,绝不会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期盼各位白衣战士凯旋。


早已做好随时出征准备

记者:您个人前不久研制出了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您能否给读者简单介绍下这一成果的研发过程?

王传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毒株,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在不断加深,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IgM抗体是病毒感染自体免疫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我们研制的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首先要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的制备,以胶体金进行标记检测。在研制过程中,对胶体金的制备、样本处理液等工艺进行了优化,最终通过不同的免疫学原理,制备了2个IgM检测产品。经过初步临床样本验证显示,与核酸检测阳性的符合率超过80%。



记者: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这一成果的目前应用情况如何?后续又有什么计划?

王传新:目前试剂盒正在各个医疗机构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初步的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80%以上。本产品突破了现有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显著增加了检测和诊疗的时效性,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现场筛查,能够在最短时间将疫情疑似病例特别是隐性感染者快速筛查,阻断传染源,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后续,争取尽快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应用到临床一线检测。

记者:您个人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肿瘤免疫和分子生物学,在业界有着医学界“福尔摩斯”的称号。那么具体到这次抗击疫情,有没有想过自己也会奔赴一线?如果您也去湖北进行支援,应该是在哪些方面重点发挥自己的作用?

王传新:医院在2月初收到了国家卫健委号召派驻赴鄂医疗管理团队通知,和袁魁昌书记商量后,我决定带队奔赴一线,那几天一直在等国家号令,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行李都打好包了。

如果去湖北支援,我想重点要凝聚好“三方”力量,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上下功夫。一是不断提升医疗队的诊疗能力。要建章立制,完善防护、治疗、康复等系列规范和流程,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开展工作,要加强学习培训,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治疗。关注轻症、重症和危重症的转规动态,把握血常规、血生化、免疫指标等变化规律,如炎症风暴,找准切入点,及时精准干预,节省医疗资源。二是利用好医院后方专家团队力量。新冠肺炎多累及多个脏器,有基础疾病者预后往往较差,这都需要多学科参与,充分发挥各学科技术优势,可通过远程会诊制定最优方案。三是融合好外部力量。加强与其他医疗队合作,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抗疫。另外,落实好物资供给,解决队伍防护物资紧张问题。

记者:在抗击新冠病毒方面,您近期有什么工作重点吗?

王传新:近期的重点工作主要在医院的复工复产上。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医院自3月5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日常医疗服务。要抓住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互联网诊疗发展这一契机,坚持“让网络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理念,全面梳理再造医院服务流程,推进网上办公、网上服务。

科研方面,近些年的研究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临床重大疾病的检测技术研发,尤其关注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最近也在持续推进相关课题。在新冠病毒方面,主要在筛选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制新冠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技术。从疫情爆发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和战斗,我们也希望能利用专业优势,在抗击疫情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常战疫,举全院之力迎战

记者:这次山东援助湖北抗疫,可以说是大手笔。当初在派出人员上采取的是什么原则?

王传新:这次援助湖北,我们是根据国家和山东省卫健委的要求,结合湖北一线的实际情况,精挑细选医护骨干专家,涉及呼吸、重症、感染、急诊医学、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神经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肿瘤防治、麻醉、儿科、老年医学、康复等领域,绝大多数队员经历过重症医学及相关专业的轮转培训,是一支实力强劲、专业齐全、医护配合默契的精锐之师。

除此之外,医疗队还携带了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ECMO等医疗设备。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危重症抢救的最后一道防线,代表一家医院危重症救治水平。我们医院仅有两台ECMO设备,这次给医疗队带上了一台,还有配套的耗材等,就是希望利用“硬核”装备助力湖北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记者:在您看来,医疗队在湖北开展援助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挑战是什么?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应对?

王传新:医疗队在湖北开展救助工作,我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防护,这也是开展支援工作的前提。大家都知道,病毒体积很小,大约是细菌的千分之一。新型冠状病毒直径60-140nm,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也有传播的可能。对于长时间与新冠肺炎接触的医护人员来说,如何做到让无孔不入的病毒无懈可击,是一个时时刻刻让人担忧的问题。

我们医疗队刚接管重症病区的时候,病房刚刚完成改造,隔离设施尚不完善,防护用品还不到位,队员们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严格的实操演练,当天晚上就迎来了29位重症患者,可以想像,压力还是很大的。所有队员都必须实行三级防护,N95口罩、护目镜、头套、手套、面罩、防护服、防护靴都要穿戴好,关键是要做到封闭式隔离防护。医疗队员进入病区须两人一组相互监督,经过四个缓冲间数十道步骤。我们指定经验丰富的队员为医疗队感控员,负责反复检查口罩戴得密闭性是否符合标准、防护服穿得是否到位、护目镜周边是否有皮肤暴露等。脱防护服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按照“七步法”进行。在病区持续工作四个小时以上,队员们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必要时要戴尿不湿。高强度医疗活动常常汗流浃背,防护装备常会留下勒痕与压疮,就是大家在网络经常看到的“天使的印记”,我看到这些照片,是很心疼的。

还有心理压力问题。感染的风险、高强度的工作、陌生的环境及密闭的生活空间等因素,让我们必须要关注队员的心理问题。我与袁魁昌书记多次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连线医疗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45个病区成立以护士长为队长的驰援湖北病区/诊区后备小分队,并建立专属“前方队友微信群”,每天一对一加油鼓劲。关爱护传俱乐部各兴趣小组开展了“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线上活动,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心理支持,推荐心理咨询师个性化辅导等。马承恩队长建立了队员健康表,重点登记失眠、压力表现明显的队员信息,每天电话随访开导。随着越来越多的治愈患者出院,医疗队员成就感十足,也慢慢适应了抗疫一线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记者:新冠肺炎对于医院的整体运作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您作为一院之长感受肯定比具体一线的医护人员要更深刻。在您看来,这是一场怎样的挑战?

王传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汹、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

对于医院而言,举全院之力迎接挑战,作为院长,我感到压力还是很大的,从春节前后一直到现在始终紧绷着这根弦。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历次部署?对哪一点感触最深?

王传新:我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强调这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三个定性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战略战术思想。

3月10日,总书记到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次提到抗击疫情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防控疫情斗争决策部署,结合医院实际,既要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又要确保我们的战士“零感染”,还要确保在院的近千位其他患者“零感染”。



记者:医院是在怎样应对这场挑战的?

王传新:疫情发生以来,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力争把每一项疫情防控任务抓实抓细抓落地,成效显著。

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领导小组(指挥部)及5个工作组,先后召开15次指挥部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各类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方案流程、制度规定等近百项。此外,持续落实好医院入口、各楼宇入口、各病区入口及个体防护等“四道防线”管理;不断加强患者诊治能力建设以及院感管理;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力量,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下的就诊管理模式,成立“1+3+1”管理团队(1名专科医生、医护公卫3人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和1名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筛查、精准转诊、追踪随访等服务。

对于加强物资保障,大家都深有感触。疫情以来,防护物资较为紧缺,尤其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办法筹集物资,学校方面也帮忙协调,调动校友会等一切资源,全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需求。

在此期间,医院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及省市新闻媒体持续高密度关注和报道,讲述山大二院最美抗疫故事,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记者:如何看待学校在医院疫情阻击战中的作用?

王传新:学校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后盾。校领导高度重视,郭新立书记、樊丽明校长3次参加医疗队出征仪式,在医院防护物资最紧缺的时候,调用一切资源解决医院难题。郭书记在第三批医疗队员出征仪式上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与队员们约定:“等我们都摘下口罩的时候,再好好聚在一起,好好回忆这段历程”。这句话饱含着学校对医疗队员的关心祝福和殷切期盼。如今,大年初一率先出征的勇士们驰援黄冈已有50个日夜,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已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郭书记所说的“摘下口罩”也指日可待。期盼与大获全胜的白衣战士们共话抗疫故事,共赏似锦繁花。

记者:这段时间有个比较热的话题叫“疫情结束之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您去过武汉吗?对武汉什么印象?疫情结束之后,您又最想做什么?

王传新:我去年12月初就去过武汉,参加湖北省检验医学年会,以前也去过多次。武汉是著名的江城,被誉为“百湖之市”,生态环境优美。另外,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实力也很雄厚,曾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疫情结束之后,我最想做的就是给我们白衣战士凯旋庆功,代表医院对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表示感谢,号召全院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不忘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争朝夕,凝聚起干事创业正能量,合力开启医院历史性跨越的新征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人事人才办公室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联系电话:0531-88380106  邮箱:yxbzzh@sdu.edu.cn  网站管理登录